龙生墓园官网 时间 : 2025-09-14
沈阳墓园官网引言:本建议稿面向沈阳市域内新建或改扩建的城市经营性公墓,提出以“需求预测—类型配置—用地与设施—交通与市政—分期实施”为主线的规模计算方法,形成可落地的参数、公式与演算样例。所有参数均为建议值,实际项目应以统计年鉴、自然资源与民政部门数据为准进行校核与修正。
一、规划年限与总体指标框架
- 规划年限:建议20年控制性规划目标(含5年近期滚动)。
- 计算对象:年度有效安放需求、墓位(含壁龛)规模、各类型占比、用地规模、服务建筑、停车与市政配套规模。
- 原则:以殡葬改革和生态葬占比提升为导向,以供给安全冗余和高峰服务为底线,以分期滚动与土地集约为路径。
二、需求预测模型与参数
1. 基本公式
- 年死亡人数 D = 常住人口 P × 粗死亡率 d
- 年火化人数 F = D × 火化率 c
- 经营性公墓需求人数 N = F × 市场份额 m
- 各类型需求人数 Ni = N × 类型占比 si
- 各类型单位安放容量系数(合葬实现系数)hi:表示每个“单位墓位/壁龛”平均承载的人数(考虑双穴、合葬与未满载情况)
- 各类型单位数量 Ui = Ni / hi
- 年度总单位规模 U = ΣUi
- 规划期总规模 U20 = U × 增长修正系数G(G考虑老龄化、人口波动与政策影响)
2. 参数建议区间(沈阳取值建议)
- P:以统计年鉴常住人口为基准,可取900万的量级进行示例演算(实际以最新数据为准)
- d:6.5‰—7.5‰;建议基准值 7.0‰
- c:0.96—0.99;主城区可取 0.98
- m:0.55—0.70(部分需求由公益性公墓、骨灰撒海、寄存等消纳);建议基准值 0.62
- 类型占比 si(基准—目标):传统立碑土葬(火化后下葬)15%—20%;草坪/花坛/树葬20%—30%;壁葬/骨灰墙45%—55%;集体撒散葬3%—8%
- 合葬实现系数 hi:传统1.45—1.55(建议1.5);草坪/树葬1.55—1.65(建议1.6);壁葬1.65—1.80(建议1.7);撒散葬不占墓位规模
- 年增长修正系数 G:若按年均增长率 g(0—1%)计,G ≈ [(1+g)^20−1]/g,当g=0.5%时,G≈20.8;当g=0时,G=20
3. 示例(仅演算方法示例,非官方数据)
- 假设 P=9,000,000;d=7.0‰→D=63,000人/年
- c=0.98→F=61,740人/年
- m=0.62→N=38,279人/年
- si:传统20%、草坪/树葬25%、壁葬50%、撒散葬5%
- hi:传统1.5、草坪/树葬1.6、壁葬1.7
- 各类型单位规模/年:
传统:N1=7,656人→U1=7,656/1.5≈5,104单元
草坪/树葬:N2=9,570人→U2=9,570/1.6≈5,981单元
壁葬:N3=19,140人→U3=19,140/1.7≈11,259单元
合计U≈22,344单元/年;考虑8%库存冗余与错配系数R=1.08→U’≈24,132单元/年
- 规划20年,g=0.5%→G≈20.8→U20≈24,132×20.8≈501,000单元(城市层面总量)
提示:单个新建园区通常承担城市经营性需求的一定份额 q(如20%—30%)。若按q=25%,则该园区20年应配置约 U20×q≈125,000单元(下文按此规模演算)。
三、墓位类型与土地利用强度计算
1. 布置效率与典型密度
- 传统立碑墓:单元(土地)含墓基、碑体及必要通道与绿化。建议毛效率密度 80—130对/公顷(对=双穴),折算面积 7—10平方米/单元;建议按8平方米/单元计。
- 草坪/花坛/树葬:地表标识低、通道紧凑,密度 300—500对/公顷;建议按2.5平方米/单元计。
- 壁葬(骨灰墙):纵向多层、双面布置,单位长度容量高。宜用“每百米墙体容量”换算,再转为占地。
模块假设:孔位净宽0.35米,8层,双面
每百米容量 C100 ≈ 8层×2面×(100÷0.35)≈4,560孔
走廊净宽4.0米,节点与景观放大系数Kc=1.3—1.5;建议取1.3
2. 面积计算公式
- 传统用地 Atrad = U1 × 8平方米
- 草坪/树葬用地 Alawn = U2 × 2.5平方米
- 壁葬走廊长度 Lwall = U3 ÷ C100 × 100米
壁葬走廊占地 Awall0 = Lwall × 4.0米 × Kc
增设退台与安全缓冲 Af = Awall0 × 0.2—0.4;建议取0.3
壁葬总占地 Awall = Awall0 + Af
- 公共服务与市政配套、道路广场、生态隔离的综合系数 Ks(在安放区面积基础上附加):0.25—0.40(取决于地形与服务等级)
3. 单园区(q=25%)示例面积
- 传统:U1(20年)≈5,104×20.8×0.25≈26,500单元→Atrad≈26,500×8≈212,000平方米≈21.2公顷
- 草坪/树葬:U2(20年)≈5,981×20.8×0.25≈31,100单元→Alawn≈31,100×2.5≈77,750平方米≈7.8公顷
- 壁葬:U3(20年)≈11,259×20.8×0.25≈58,600单元
Lwall≈(58,600÷4,560)×100≈1,285米
Awall0≈1,285×4.0×1.3≈6,682平方米;Af≈2,005平方米;Awall≈8,687平方米≈0.87公顷
- 安放区小计 A0≈21.2+7.8+0.87≈29.9公顷
- 道路广场、市政与生态配套 Ks=0.35→A园区总≈A0×(1+Ks)≈29.9×1.35≈40.4公顷
结论:承担全市经营性需求25%的新建园区,20年控制规模约40公顷,满足约12.5万单元的累计安放需求(含冗余)。
四、壁葬墙容量深化与构造控制
- 设计层数 6—9层,主张8层;柱跨与孔位模数0.35—0.40米;双面优先。
- 每百米容量范围:单面6层约1,700—1,900;双面8层约4,200—4,800;可按保守值4,300用于初算。
- 防护细节:走廊净宽≥3.5米(高峰分流建议4.0米),节点扩大≥6米;每80—120米设静思节点与调头空间。
- 冬季雪荷载控制壁帽挑檐与排水,预留鲜花台与电子祭扫二维码位置。
五、公共服务建筑与运营设施规模计算
1. 综合服务中心
- 面积建议模型:A服 = A基 + a1×U年 + a2×Q峰
A基(固定功能:咨询、休憩、母婴、安防中控)=1,500—2,500平方米
a1(与年安放量相关的售前售后与库房)=0.10—0.15平方米/单元·年(近三年均值换算)
a2(与峰值人流相关的售花、便民、临时安检)=0.015—0.025平方米/人(清明峰值小时)
- 示例:U年≈24,132×0.25≈6,033单元/年;Q峰小时人流见第六部分约6,500人/小时
取A基=2,000;a1=0.12;a2=0.02
A服≈2,000+0.12×6,033+0.02×6,500≈2,000+724+130≈2,854平方米(可上调至3,000—3,500平方米,含弹性空间)
2. 仪式与纪念空间
- 小型告别/纪念厅2—3个,每个使用面积150—250平方米,日均周转6—8场;合计建筑面积600—900平方米。
- 展陈与生命教育空间(可选)300—600平方米。
3. 公厕与后勤
- 公厕配建:综合口径1厕位/400—600峰值人流,女厕系数1.4—1.6倍;结合分布设置。以峰值5.2万人/日计,按分散服务与峰段错峰,园区内建议总厕位数≥180—220个。
- 后勤:仓储、设备、花卉冷藏与临时寄存合计800—1,200平方米;微型消防站60—100平方米。
六、交通与停车规模计算
1. 峰值日人流估算
- 活跃墓位 V(第20年末):约125,000单元(本园区)
- 清明三天到访率 r3d:30%—40%;单日峰值率 r1d(占三天总量的比例)≈0.35—0.45
- 人均随行 k:2.8—3.8人/墓位;建议3.5
- 示例:三天总访客≈125,000×0.35×3.5≈153,000人;单日峰值≈153,000×0.4≈61,200人(取52,000—62,000人区间,前文取52,000)
2. 停车规模
- 机动化率 s车=40%—55%;车均乘员 o=2.3—2.7;平均停留 t=1.0—1.5小时;有效峰窗 T=8小时;到达不均衡系数 η=0.65—0.75
- 车位需求 Np = [Q峰日×s车/o] ÷ [T/t×η]
- 示例:Q峰日=52,000;s车=0.45;o=2.5;t=1.2;T=8;η=0.70
Np≈(52,000×0.45/2.5)/(8/1.2×0.7)≈(9,360)/(4.67)≈2,005车位
- 配建建议:常态固定车位1,200—1,400个,临时弹性(草坪、共享周边)600—900个;公交/摆渡落客区不小于10—15个大巴泊位,社会车即停即走区≥20—30个。
3. 道路与集散
- 主环路净宽≥6.0米,消防与双向会车;次路4.5米;人车分流步行主轴净宽≥6米。
- 入口广场有效集散面积≥0.08—0.12平方米/峰值到达人次·小时;按6,500人/小时计,需520—780平方米的“净空集散面”,结合绿地留出1,200—1,800平方米弹性空间。
七、海绵、市政与能耗容量估算
1. 给排水
- 高峰日卫生用水定额 wu=6—10升/人;取8 L/人→52,000人≈416立方米/日
- 常态日均总量(职工+零星访客+保洁):50—120立方米/日
- 再生水/雨水回用:绿化灌溉强度3—5 L/平方米·日(生长季),优先用中水;配置50—80立方米/日的中水制备能力(或市政再生水接驳)
2. 雨洪调蓄
-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按地方海绵指标;初算调蓄容积 Vr = φ×h×Aimperv
φ为产汇流系数;h为设计降雨控制量(25—35毫米)
假设40公顷、硬化率35%、h=30毫米→Vr≈0.35×0.03×400,000≈4,200立方米
- 通过下凹绿地、雨水花园、透水铺装与一座1,500—2,000立方米调蓄池组合实现
3. 电力与充电
- 用电负荷:园区景观照明、服务中心、弱电与冬季融雪关键段;计算负荷800—1,200 kW
- 变配电建议:2×1,250 kVA主变(N+1冗余)
- 充电桩:预留10%车位管线,首期配置5%直流/交流混合(约100个,配置功率700—1,000 kW,分时输出)
八、分期滚动与土地投资强度
1. 分期策略
- 一次到位:主环路、主骨干管网、主入口集散、调蓄设施、服务中心一期
- 分期滚动:墓区按“传统—草坪/树葬—壁葬”混合组团逐片开发,每期满足5年需求量并留10%机动
- 墓位库存安全边界:不低于3年可售量
2. 投资与成本(量化口径)
- 单位墓位(土地+市政+景观+构筑)投资强度区间:壁葬<草坪葬<传统立碑;建议仅作内部测算,随市场与材料价格校正
- 以工程量法反推:道路广场类(平方米)、壁葬墙(延米)、绿化(平方米)、市政(立方米)分别定额,叠加管理费与不可预见费
九、成果清单与校核
- 提交成果包括:需求预测报告(参数、方法、情景)、类型配置方案(比例与路径)、用地与容量推算表、壁葬墙长度与走廊示意、建筑与停车规模书、海绵市政与电力负荷表、分期实施清单与资金计划。
- 核查要点:与民政部门安葬方式结构目标一致性;与自然资源部门用地边界与生态管控相容性;清明高峰极端场景下的交通与安全冗余是否充足。
附:快速演算步骤(适用于前期论证)
- 步骤1 取P、d、c、m,得N
- 步骤2 给定si、hi,得Ui与U
- 步骤3 乘以R(库存冗余),再乘G(年增长修正),得U20(城市层面)
- 步骤4 乘q(本园区承担份额),得园区20年总单元规模
- 步骤5 将各类型U20,i换算面积:传统×8平方米、草坪×2.5平方米、壁葬→长度→面积
- 步骤6 乘(1+Ks)得到园区总用地
- 步骤7 估算高峰人流→停车与集散→服务中心面积
- 步骤8 海绵与市政按面积与人流定额配套,校核电力与充电
- 步骤9 提出分期与资金安排
本建议稿以沈阳气候与城市结构为背景,给出经营性公墓“从需求到供给”的规模计算路径与可操作参数。实际项目需要在专题勘察、部门会商与公众参与基础上迭代修正,特别是对合葬实现率、生态葬占比提升路径、清明高峰交通组织及雨雪天气冗余的精细化校核。通过规范的规模计算与分期滚动,可在保障安葬服务安全供给的同时,提升土地与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效率。